——“中关村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第一批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可行可控性质量标准体系
4个品种12个团体标准在我重点实验室完成
“今天的饲料就是明天的食品!”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重中之重。在“中国大健康”背景下,“三抗——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食品端无抗”时代真正到来!
2019年5月《天然植物饲料原料通用要求》实施,源自“食药同源”的117可饲用天然植物饲料原料(饲料原料目录7.6)正式使用。但其“强制性标示要求”项下空白——即“无标可依”,这给本来混乱的中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标准化管理和创新性利用增加了跟多不确定因素,致使其市场准入和市场行为从原料、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及监管等各个环节出现的漏洞,增加了畜产品不安全和不可控风险,因而迫切需要构建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可行可控性质量标准体系以促进创新性利用。
由动物医药学院和非常规饲料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共同组建的科研团队樊克锋、张春霞、许舒娅、左利杰、汤法银、崔耀明等几位老师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经过7个月的辛苦努力,完成了由我校主要负责起草的第一批“天然植物饲料原料”黄芪、甘草、金银花和绞股蓝等4个品种的“干燥物、粉碎物和粗提物”共12个“团体标准”,并于2020年12月30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网上郑重发布,2021年1月30日正式实施。非常规饲料重点实验室的全体领导老师发挥专业特长,牺牲暑假、国庆节,全员参与,积极融入行业的“减抗、限抗”行动计划,创造科研条件支持推进本批标准的制修定工作,构建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可行可控的质量标准体系,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服务。
我校樊克锋老师长期从事中兽药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并在2020年初疫情严峻形势下协同“中关村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多次线上研讨会,一年来结合我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组建“团体标准”制定专业科研团队,相继开展了(成立“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制定《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团体标准关键技术规范要求》、组织宣传推广和企业部门调研、组织标准立项、开展实验活动、撰写编制说明和标准文本、参与专家评审及标准发布实施等)一系列创新性工作,并于2020年12月30日完成第一批4个品种12个团体标准的文本规范和发布。
团体标准是国家鼓励市场自主制定新型质量标准体系。《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及新《标准化法》明确“鼓励各行业团体标准及时吸纳科技创新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提升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尤其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下,行业标准化建设提速发展。标准化=话语权,高质量发展需要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
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团体标准”制定走在高质量发展前沿!天然植物饲料原料做为“料”用,但要有“药”味,充分结合中药传统基本理论和现代药学研究,科学合理利用资源,加快科技创新转化,在“标准化”研究基础上加强其“安全性、有效性”研究(“一标二性”),提升内涵,促进我国动物绿色生产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牧业及其经济体系。同时,也为我院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校企合作开展高质量社会服务提供新的理念。
专家研讨会(4月29日 北京)
宣传推广培训学习(8月24日 郑州)
开展实验研究(7月-10月 郑州)
中期工作汇报(11月21日 北京)
专家评审会(12月26日 北京)
2021年1月30日黄芪甘草金银花绞股蓝4个品种12个团体标准正式实施成果